东莞制造的崛起和东莞经济的转型,为东莞企业创造了极大的创新空间。东莞天花板企业的发展,一方面是东莞经济转型的结果;另一方面,东莞天花板行业发展又加速了东莞经济的转型。在经济转型中,东莞天花板企业需要快速学习国内绩优公司的最佳实践,挖掘本土化优势。基于国内经济背景,发现和培育核心竞争力,选择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,通过产品技术、管理体制、商业模式、品牌运行的创新,提高东莞天花板制造的竞争能力。
三、四级市场潜力很大
目前,国内的一、二级市场竞争日益惨烈,不仅僧多粥少,且伴随着竞争的加剧,企业成本急剧增加、组织急剧膨胀,原有市场的成长空间已经接近极限,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持续成长的巨大压力,主动或被迫寻找新的战略空间。而三、四级市场以广阔的市场空间、众多的市场机会迅速吸引了企业的注意力,这使得三、四级市场迅速从理论走向实践,众多的企业纷纷打起精神,就像席卷美国的西部淘金浪潮一样,义无反顾的奔向由2,000多个县、37,000多个乡镇组成的三、四级市场。家电行业的众多企业已将三、四级市场开发付诸实践,而更多行业的企业也在酝酿之中。例如,蒙牛集团专门推出“希望之光”活动,走进山村企图借助国内广阔的三、四级市场坐稳行业的头把交椅。而苏宁家电业更是形成了整个行业的“上山下乡”运动。
众多的企业大举进攻三、四级市场,除了三、四级市场本身逐步成熟,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吸引力的同时,另一个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考虑。从目前企业进入三、四级市场的心态与行为看,主要原因如下:
诱人利润成就行业品牌
企业是因利润而生存,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正常生存。而一、二级市场越来越热,利润却越来越薄。而为了维持市场地位,企业不得不将巨大的资源投入到一、二级市场,而在越来越沉重的成本面前,利润越来越薄,这让企业背负沉重的财务压力,举步维艰、进退两难。而三、四级市场逐步成熟,消费力巨大。相对一、二级市场来说,三、四级市场是“黄金市场”之地。很多企业为了获取利润,弥补一、二级市场的利润损失,将触角深入到三、四级市场。而现实中,很多企业在三、四级市场的成功也强烈刺激着他们的神经。如:手机行业的波导手机,都是在三、四级市场成长为行业性品牌的。
开辟新市场争做领头羊
目前,天花板行业的一、二级市场竞争强度非常大,企业面临两方面的压力。其一,竞争对手的挤压。在一、二级市场上,活跃的对手不仅有本土巨头,更有实力超群的跨国大鳄,要想在竞争对手的挤压中发展难度非常大;其二,终端的挤压。在一、二级市场,超级终端成为左右市场的一股强大的力量。随着家福特、百安居等跨国连锁巨头的进入及中国本土连锁巨头如华美乐、美居等中国本土巨头的崛起,连锁超市终端开始逐步主导市场。在这些终端面前,天花板企业丧失了主动权。而三、四级市场逐步成熟,市场空间巨大,且竞争强度要远远比一、二级市场低。在这种情况下,进入三、四级市场,显然可以为天花板企业提供一个新的成长空间。
选择积极竞争成就地位
日前,记者在东莞的天花板企业及当地经销商中了解到,很多天花板行业的老总,不但从一、二级市场起家且站稳了脚跟。
对他们来说,一、二级市场是其生命线。然而,在一、二级市场成功并不代表在整个天花板行业市场都成功,国内还有广阔的三、四级天花板市场。更让人关注的是,虽然三、四级的市场秩序混乱,一旦其结束了天花板市场战国割据的局面,出现能统一天下的品牌之后,对一、二级市场竞争对手的威胁将非常大。且在三、四级市场成长起来的品牌,为了开拓新的发展空间、提升品牌形象,然后向一、二级市场进攻是不可避免的选择。例如:当年的波导手机也是在三、四级市场站稳了脚跟后逐渐向一、二级市场进发,从而成功成长为国产手机的第一品牌。
三、四级市场没有行业霸主
相对一、二级天花板市场的竞争惨烈、市场秩序逐步建立而言,三、四级市场大部分都还是“无主之地”,处于地方割据、天花板市场混战的时代。在三、四级市场,市场秩序非常混乱,天花板行业都没有出现一统三、四级市场的霸主,而更多的是一片空白。所有的天花板产品都是自然销售的状态,没有企业开发、建立、管理市场,更谈不上对市场的调研、发展。很多天花板企业正是看中这一点,投入不多的资源占领空白市场,率先对市场进行开发、建立、管理,结果用很短的时间、很少的资源就建立起一块稳固的市场。
对企业来说,通过这种方式的占位,不仅能在短期内获取利润,且长期内建立了足可生存、发展的市场,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然而令人遗憾的是,迄今为止,大部分天花板企业并没有从三、四级市场中获得预想中的回报。更有甚者,很多企业在三、四级市场碰得头破血流,最终不得不铩羽而归。
很多时候,大部分天花板企业并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进入三、四级市场。目前,适合企业自身的三、四级市场开发的目标是什么,很少从战略层面关注、思考三、四级市场的开发问题。因此,大部分天花板企业都是在这种盲目乐观、认为只要进入就能获得回报的想法下贸然进入三、四级市场。
企业为什么没有达到三、四级市场开发的目标呢?为何好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呢?是战略性决策不对位,还是战术执行不到位呢?记者采访了曾对三、四级天花板市场充满信心的
市场定位缺失目标规划不当
盲目开发,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。很多天花板企业看到其他建材行业,或天花板行业的其他企业在三、四级市场上的成功之后,感到三、四级市场有利可图。于是,就开始召集一部分人马开发。也有企业觉得行业内跟自己实力差不多的企业都在开发三、四级市场,自己也该去。于是在这种心态下,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,强行命令销售人员开发三、四级市场。在开发过程中,高层领导思路不清晰、信念不坚定,执行人员没资源、没信心,最终只是草草收场。
只为打造声势不顾市场实情
很多天花板企业老总雄心勃勃的制定三、四级市场的开发计划,但大都不切合实际。曾有一家天花板企业宣称,1年内,在全国县级市场建立网络。2年内,覆盖中国80%的乡镇市场,完全掌控三、四级市场。还有一家卫浴企业更是离谱,制订了1年内成为三、四级市场领导品牌的所谓“规划”。事实上,理想归理想,现实归现实。国内的三、四级市场消费程度差别很大,发展程度截然不同。例如:例如东莞常平镇,其经济实力、购买力完全可以相当于中西部的一个地级市。
而在中西部,大部分乡镇交通落后、信息闭塞,开发获得的效益根本无法支撑高昂的成本。对于当前天花板企业来说,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如此广阔,且发展程度不同的市场上,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。不结合企业的现实进行操作,在市场条件不成熟的市场开展工作,最后事倍功半,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
运用拿来主义导致水土不服
三、四级市场有其独特性。在市场发育程度、消费者心理、行为、渠道结构、终端布局等方面与一、二级市场差别很大。因此,在一、二级市场成功的经验在三、四级市场未必适用。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,部分天花板企业认为,完全可将这些“实操的”、“先进的”的操作模式复制到三、四级市场中推广。然而,令这些天花板企业大惑不解的是,这些成熟的操作模式来到三、四级市场突然都集体失灵、水土不服,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。面对三、四级市场,这些先进的理念、模式、方法显得不切实际,让企业处处碰壁。
对天花板企业来说,三、四级市场开发是又一场“圈地运动”。而对天花板企业来说,三、四级市场是战略性市场,是实现企业持续成长的另一个空间、实现企业战略转移的极好机会。
因此,企业更多的要从战略高度上思考三、四级市场的开发问题,思考如何进行战略定位,如何谋求持续的竞争优势。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。
留下您的电话,马上邀请您去工厂考察现场!
2024-11-25全国
2024-11-25全国
2024-11-25全国
2024-11-25全国
2024-11-25全国
2024-11-25全国
今天已收到23位咨询申请